華大在線訊(記者 郝日虹 通訊員 孫夢嘉)“希望學校以本次大賽為新起點,以‘培養未來世界引領者’為目標,爭創世界一流品牌中學,以深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辦學特色、過硬的教育質量為湖北教育事業創新發展再立新功。”11月7日,湖北省副省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邵新宇在第3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閉幕式致辭中,為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在本屆競賽中再創佳績“點贊”。校黨委書記趙凌云、校黨委副書記陳迪明、競賽組委會領導及專家出席閉幕式。


湖北省副省長邵新宇在校黨委書記趙凌云、一附中校長周鵬程陪同下參觀一附中校史館
第3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于10月27日到11月7日舉行,由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以下簡稱一附中)聯合承辦。因疫情防控,本屆決賽由各省自設考場,以“遠程視頻+現場交叉監督”的方式舉行。全國共有547名學生參加決賽,考試總分前50名學生進入國家集訓隊。

經過為期數天的角逐,一附中19名參賽選手全部獲獎,其中13人獲得金牌(獲金牌數全國第一),6人獲得銀牌。余博文、龔炳瑞、田向晨、黃子橙、覃楚石、徐一巖、吳彥翀7位同學入選國家集訓隊。一附中也是本屆競賽中入選國家集訓隊學生人數最多的中學。

校黨委副書記陳迪明主持閉幕式
進入新時代,國家高度重視對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學作為“優秀苗種”的輸出方,亦在努力探索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附中就摒棄了傳統的‘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開發多樣化的校本課程,創建了‘實驗班’等多種類型的班級,致力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截至目前,學校在五大學科國際奧賽中獲得35枚金牌。”一附中校長周鵬程表示:“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今天,更要關注學生未來的終身發展,為不確定的、快速變化的未來世界培養人才。”
近年來,為響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需求,一附中在全面落實國家課程的基礎上,踐行“塑造強健身心,涵養卓越品格,培養關鍵能力”育人理念,積極開發了110余門校本課程。通過開設“院士課程”,邀請黃旭華、龍樂豪、施一公等35位院士進校講學;建設“光谷課程”,邀請光谷500強企業的高管、工程師介紹科技創新實踐前沿;與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合作開發創新型校本課程;開設《微積分》《物理力學》等中國大學先修課程;開展“清華文化周”“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周”“同濟大學人工智能科技節”等大中銜接課程,引領學生走進各個領域前沿,激發探索興趣,培養未來世界的引領者。
另悉,在11月6日舉行的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頂科協邀請了13所中學發起成立WLA世界頂尖中學聯盟,一附中作為創始成員校位列其中。
(審讀人: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