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在線訊(通訊員 周甜)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2023年2月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結項情況,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李良明教授主持的重點項目“惲代英年譜長編”和信息管理學院劉百靈教授主持的一般項目“大數據背景下基于移動商務用戶公平感知的隱私保護機制研究”順利結項,并獲評優秀等級。本批次全國規劃辦共受理521個結項申請,其中37項被評為優秀,優秀率僅為7.1%。
李良明教授主持的項目“惲代英年譜長編”于2018年立項,歷時5年,期間完成21萬字專著《早期共產黨人在武昌》,在《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理論學刊》《中國青年》等權威報刊發表論文10余篇,并最終以90萬字專著《惲代英年譜長編》成功結項?!稅链⒛曜V長編》以惲代英生平為經,以其重要史事與思想發展為緯,共分五編記載。前四編分別為“青少年時期”“五四和黨的創立時期”“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記錄了惲代英短促光輝一生的革命實踐和理論貢獻。第五編“永遠的惲代英”主要記述惲代英英勇犧牲后至惲代英誕辰120周年期間,黨和人民對惲代英的無限緬懷和思念,對其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的繼承和弘揚。該項目成果使讀者能更全面了解惲代英的生平史事與思想,進而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創造性地開創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的革命理論體系的正確性,更好地理解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劉百靈教授主持的項目“大數據背景下基于移動商務用戶公平感知的隱私保護機制研究”于2020年立項,期間在國內外重點期刊發表階段性成果5篇,并以40余萬字的研究報告《大數據背景下基于移動商務用戶公平感知的隱私保護機制研究》和論文集(共6篇)順利結項。該項目以提升移動商務用戶的公平感知作為出發點,將實證研究與技術方法相結合,從隱私保護行為、隱私保護技術特征與隱私保護方法研究三個方面,研究基于移動商務用戶公平感知的隱私保護機制。該項目成果的學術價值在于:一方面,針對大數據背景下移動商務服務商對用戶數據的收集與隱私保護之間的矛盾,從公平感知的視角,提出具體可行的適用于移動商務環境的隱私保護機制,補充和拓展了當前大數據背景下移動商務信息隱私保護的研究領域;另一方面,采用實證研究與技術方法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手段,有助于這一新的研究范式在隱私保護研究領域上的推廣應用。相關研究成果不僅能為用戶提供有效的隱私保護方法,還能促進企業將隱私保護看作一種競爭優勢,鼓勵企業在用戶隱私保護上投入更多的資源,實現大數據背景下名與利的雙豐收,促進移動商務產業健康發展。
附2023年2月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結項鏈接:
http://www.nopss.gov.cn/n1/2023/0301/c431027-32634043.html
(審讀人:吳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