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在線訊(記者 毛軍剛)7月9日,我校歷史文化學院校友會成立大會在科學會堂一樓報告廳舉行。校黨委書記夏立新,校長郝芳華,副校長彭南生,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厚豐出席。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代表以及歷史文化學院師生代表參會。歷史文化學院負責人主持會議。
校友總會會長、校長郝芳華在致辭中介紹了歷史文化學院的歷史沿革和發展情況,回顧了錢基博、楊東莼、張舜徽、章開沅等史學大家的艱苦奮斗歷程。郝芳華表示,時值華中師范大學120周年華誕,歷史文化學院校友會的成立恰逢其時、意義非凡。期待歷史學科發揚傳統、爭創一流,力爭盡快跨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歷史文化學院校友會“歷”經千帆、“史”志不渝,助力校友、學科和學校發展;所有歷院人述往思來、勇擔使命,追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家境界,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彭南生宣讀了《關于成立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校友會的批復》。值此校友會成立之際,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兄弟高校及社會組織紛紛發來賀信,陳厚豐宣讀了來自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賀信。校友總會相關負責人贈送紀念品。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吳琦表示,學院將助力校友繼續成長和發展,校友也應當努力讓華師精神和歷院傳統發揚光大,希望大家在史學的遠航中風雨同舟、攜手共進。
會上,校友代表紛紛表達了對學院的深厚情感和深深祝福,引發了在座師生校友的廣泛共鳴。校友代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王奇生表示,來校讀書是我此生最英明的決定,那段時光也是我人生最關鍵的六年,祝愿歷史文化學院的發展越來越好。校友代表、武漢市文聯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執浩認為,歷史文化學院的四年時光,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文學創作體貌,熏陶了自己的性情和氣質。校友代表、華師一附中校長周鵬程表示,感謝學院的培養和老師的栽培,希望大家一起將母院建設得越來越好。
我校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歷史文化學院校友會名譽會長馬敏表示,歷史文化學院在政治、科教、工商等領域人才輩出,希望學院傳承發揚光榮的歷史傳統,潛心治學、精心育人、關心社會、放眼未來,多出學術精品、培養杰出人才、打造優秀師資、擔當社會責任,為學院的一流學科建設和高素質人才培養賦能,為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科發展再創輝煌,為一流大學建設貢獻力量。
我校歷史學科由1890年文華書院首開西洋史發端,先后涌現了錢基博、楊東莼等學界先賢以及張舜徽、章開沅等史學大家,是我校一流學科重點培育單位之一,在歷次學科評估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本世紀以來,歷史學科獲批建設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小學(中職)歷史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2.0等一系列“國字號”教學科研平臺,產出了一大批標志性學術成果,累計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28項,承擔了18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獲得課題資助超過5000萬元,匯聚了10位國家級人才。進入新時代,歷史學科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探索”這一主題,瞄準“建設一流學術重鎮、構建一流學術體系、培養一流專業人才”的發展目標,聚焦“經濟轉型與社會變遷”“社會變動與國家治理”等六個重點領域,致力于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傳承者、創造者、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