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在線訊(通訊員 馬一萌 朱瀟瀟)10月18日,華中師范大學“數學學科創建100周年大會暨創新發展論壇”系列活動之前沿交叉科學論壇在科學會堂一樓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數學會概率統計分會理事長陳松蹊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沈維孝應邀作《統計與數據科學的內涵》與《混沌和分形》主題報告。副校長劉三女牙出席論壇并致辭。

劉三女牙代表學校對參與本次論壇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他在致辭中介紹了我校在教育數字化轉型和人才培養方面的目標,數學學科的歷史和發展,強調了學術交流在數學學科建設中的重要性。對于日益國際化、高水平的學科發展,劉三女牙表示希望,通過本次論壇促進學科交叉與創新,推動學術研究的進一步突破。

陳松蹊詳細介紹了統計學學科的重要性,強調其在數據收集、分析和科學推斷中的核心作用。他表示,統計學不僅是傳統科學研究的基石,也是現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數理基礎。通過對數據的系統分析,統計學能夠揭示潛在的規律和趨勢,從而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他還結合自己的交叉研究經歷,展示了統計學與數據科學的深度融合及其在其他科學中發揮的作用。

沈維孝通過分析若干形式簡單的經典案例中豐富而復雜的動力學行為,介紹了現代動力系統理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他表示,動力系統理論主要通過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描述系統隨時間演化的長期行為,初值敏感性導致了混沌現象的發生。為了更直觀地理解這些混沌現象,沈維孝引入了吸引子和排斥子的概念,吸引子通常呈現出具有自相似性的不規則形狀(分形),反映了系統在混沌狀態下的復雜性。通過跨學科研究,動力系統理論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框架,來幫助理解和描述復雜現象。
交流提問環節,現場師生積極圍繞統計學理論與人工智能應用之間的關系和分形維數與反映混沌復雜性的熵之間的關系分別向陳松蹊院士和沈維孝院士提問。陳松蹊院士結合具體案例,再次強調了統計學理論在人工智能應用及解決現實問題中的重要性。沈維孝院士從幾何的角度,深入闡述了分形維數與熵之間的密切關系。兩位院士還倡導廣大師生在探索未知領域時勇于創新,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以取得更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此次論壇由科技處(校科協)主辦,數學與統計學學院承辦。
(審讀人:周遠揚 徐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