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在線訊(通訊員 王棣)5月17日至18日,華中核理論中心(Central China Center for Nuclear Theory,C3NT)成立儀式暨核理論前沿國際研討會在校舉行。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法國、波蘭、日本、韓國等百余名核理論領域專家學者齊聚武漢,共同探討核理論前沿熱點,謀劃國際合作與發展。
校黨委書記夏立新在致辭中表示,基礎科學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核心引擎,其中核物理與理論物理研究對于探索宇宙奧秘、推動人類科技發展以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至關重要。華中師范大學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長期重視物理學科發展,自1977年成立粒子物理研究所(IOPP)以來,已在高溫高密核物質、強子物理等領域取得國際矚目的成果。
華中核理論中心主任王新年教授介紹了中心成立的歷史背景及未來規劃。他表示,中心依托于華師粒子物理研究所,匯聚夸克與輕子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技部夸克物質及探測技術國際合作聯合中心、華中師范大學硅像素實驗室(PLAC)以及核科學計算中心(NSC3)等豐富科研資源和平臺,聚焦核結構、極端核物質、強子物理、核天體物理等研究,致力于打造開放包容的國際化學術平臺,推動原創性科研成果產出與高端人才培養。
美國核物理理論中心(INT)主任Sanjay Reddy教授和意大利歐洲核理論中心(ECT*)主任Bira van Kolck教授在講話中期待未來深化與中心的國際合作。即將出任歐洲核子中心CERN理論部主任的Urs Wiedemann教授表示,C3NT的成立不僅對我校意義重大,也對全球核理論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
研討會期間,20位國際專家作精彩報告,與會學者圍繞極端核物質與重離子碰撞、核結構與核天體物理、人工智能與核物理交叉應用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會議期間還舉行了華中核理論中心揭牌儀式及理事會與科學顧問委員會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了2026年度研討會的主題及區域合作項目規劃。
據介紹,華中核理論中心將以武漢為核心樞紐,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安徽理工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南師范大學、南華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密切合作,通過長、短期研討會、年度QCD華大講習班以及亞太區域會議等多種形式,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核理論與實驗研究的協同發展,為全球核理論領域的創新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審讀人:秦廣友)